中国人好像是一个特别爱闻香的民族,除了历史悠久的焚香系统以及香花之外,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,摆果闻香的风气也特别兴盛。其中同属柑橘属的枸橼,即香橼,因其强烈的芳香,逐渐脱颖而出成为闻果的主力军。
香橼还有一种经过长期人工选育栽培出来的变种,就是鼎鼎大名的“佛手”,或者叫佛手柑、佛指柑、佛指橼。其最大的特点,就是长形的果实或分裂如拳,或张开如指,玲珑可爱,香气不输香橼,甚至更甚。除了闻香,还兼具观赏把玩的功能。
佛手(学名:Citrus medica L. var.sarcodactylis Swingle):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,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,状如手指,故名佛手。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丈余,茎叶基有长约6厘米的硬锐刺,新枝三棱形。单叶互生,长椭圆形,有透明油点。
花多在叶腋间生出,常数朵成束,其中雄花较多,部分为两性花,花冠五瓣,白色微带紫晕,春分至清明第一次开花,常多雄花,结的果较小,另一次在立夏前后,9-10月成熟,果大供药用,皮鲜黄色,皱而有光泽,顶端分歧,常张开如手指状,故名佛手,肉白,无种子。
通常用作中药,或因其果形奇特,而作为观赏植物。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。
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,仰慕金华佛手的芳香,金秋来金华北山脚下观赏佛手,高兴之余诗兴大发,欣然挥毫写下两副对联,其中一副为“沁人诗脾,清流环抱;香分佛果,曲径通幽。”
佛手,柑桔属,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地区,因含有挥发性的柠檬烯,而成为天然的空气清新剂。天寒地冻、关门闭户的冬季,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,佛手是很好的选择。
佛手的香
是清寒苦涩的,有清冷之气在里边。这香气虽不如花朵的芬芳扑面而来,却也是暗香浮动扣人心。
可以和桂花的香对比一下,桂花的香是热香,感觉是一大片一大片,而佛手的香是冷香,是一股一股。
佛手的外形
佛手不仅以“香气”取胜,也因“外形”制奇。在成熟的时候佛手会开裂:从果实的中上部开始,直到尾端,分裂如掌,恰如佛祖之手,仿佛可以指点迷津。这也是佛手名字的由来。自然地,佛手成为寺庙供养用果之一。
佛手清供
说到供养一事,就不得不提自唐宋兴起、至明清大盛、被文人墨客所心仪的“案头清供”了。顾名思义,案头清供重在“清”字,讲究的是一种格调、突出的是一份雅致。数枝折花、几块奇石、三两果子摆放案头,既赏心悦目又怡情养性。
以佛手做清供,最好能与豆青瓷或德化白瓷相配,才会显出佛手的娇黄好看。小盘子就放在窗台上,可真正是一幅绝好的山窗清供图。
在《红楼梦》中就曾写道: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《烟雨图》,左右挂着一副对联,乃是颜鲁公墨迹,其词云:烟霞闲骨格,泉石野生涯。案上设着大鼎。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,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。
佛手的功效
1、疏肝理气
佛手性味温、酸、苦、甘,可归肝脾经,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,适用于肝气郁结所导致的胁肋疼痛、心烦易怒、胸闷不舒、失眠等症。可直接将佛手片开水冲泡代茶饮,亦可与青皮、川楝子加水煎服。
2、和胃止痛
佛手还具有和胃止痛的功效,《滇南本草》中记载佛手“补肝暖胃,止呕吐,消胃寒痰,治胃气疼痛,止面寒疼,和中行气”,可用于消化不良、老年胃弱、舌苔厚腻、食少呕吐、慢性胃炎以及神经性胃痛等症。可将佛手与粳米煮粥食用,亦可与玄胡索、陈皮、生姜、积壳配伍服用。
3、化痰止咳
佛手味辛,可归肺经,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,可用于湿痰咳嗽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等症。可泡酒,或与半夏、藿香、姜皮配伍服用。
4、治疗妇女白带病
据《归经》记载,佛手并具治妇女白带病的作用,《闽南民间草药》中有方:佛手15-30g,猪小肠1尺。水煎服。方中佛手行气,燥湿,疏肝解郁,为君药。
5、提炼精油
佛手的果皮和叶里面含有挥发油香豆精类化合物,具有强烈的鲜果清香,可以用来提炼佛手柑精油,佛手柑精油具有抗菌、抗炎、收敛皮肤、平衡油脂、安抚情绪的作用,经济价值较高。(森山健康小镇)